600年前郑和下西洋:不是殖民掠夺,而是中国给世界,和平邀请函
1405年的苏州刘家港,208艘巨舰组成的船队扬帆起航,旗舰“宝船”排水量堪比现代航母,船帆如白云蔽日,船员近3万人——这不是一支征服舰队,而是郑和奉明成祖之命,开启的一场跨越印度洋的和平远航。这场持续28年、历经7次的航海壮举,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,比
1405年的苏州刘家港,208艘巨舰组成的船队扬帆起航,旗舰“宝船”排水量堪比现代航母,船帆如白云蔽日,船员近3万人——这不是一支征服舰队,而是郑和奉明成祖之命,开启的一场跨越印度洋的和平远航。这场持续28年、历经7次的航海壮举,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,比
印度洋沿岸,古老的卡利卡特港口,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,相继迎来了两拨完全不同寻常的客人。他们都乘风破浪而来,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文明想象,也为后世留下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走向。
说他(郑和)率领着十五世纪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舰队,却没有表达过任何殖民的期望。他(郑和)率领着两三万身经百战的士兵,却没有占领他国的一寸土地。
1405年寒冬,福建长乐港的宝船舰队即将起航,62艘巨舰载着27800名船员,却不见一个年轻女子踪影。郑和下令征调的50岁以上老妪登船时,连副将都忍不住质疑:“带这些老太太能打仗?”谁知正是这群老人,成了维系船队跨越万里的关键支柱。